⒈ 祖母。稱上古時(shí)代的女首領(lǐng)。鳥名。神話傳說中一個(gè)地位崇高的女神。
⒈ 祖母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祭王父,曰皇祖考,王母曰皇祖妣。”
《南史·宋臨川烈武王道規(guī)傳》:“豈得以荒耄之王母,等行路之深讎。”
清 劉大櫆 《鄉(xiāng)飲大賓金君傳》:“﹝君﹞嘗以王母葬地不吉,遂極青鳥之書,卒得改葬如吉卜。”
⒉ 稱上古時(shí)代的女首領(lǐng)。
引《易·晉》:“受茲介福,于其王母。”
王弼 注:“母者,處內(nèi)而成德者也。”
郭沫若 《中國(guó)古代社會(huì)研究》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(jié):“這王母二字并不是祖母,也不是王與母,更不是所謂 西王母,應(yīng)該就是女酋長(zhǎng)。”
⒊ 神話傳說中一個(gè)地位崇高的女神。
引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聘 王母 於 銀臺(tái) 兮,羞玉芝以療飢。”
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五:“西望 瑤池 降 王母,東來紫氣滿 函關(guān)。”
元 王子一 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咱兩個(gè)奉 王母 仙旨,將這仙桃來獻(xiàn) 桃源洞 二仙子。”
明 何景明 《游獵篇》詩:“犇戎 造父 兩為佐,大人 王母 遙相待。”
《新民歌三百首·踏上梯田上云霄》:“踏上梯田上云霄,去摘 王母 大蟠桃。”
⒋ 鳥名。
引唐 杜甫 《玄都?jí)琛罚骸白右?guī)夜啼山竹裂,王母晝下云旗翻。”
宋 張邦基 《墨莊漫錄》卷一:“﹝ 杜子美 《玄都?jí)琛吩譬{‘王母晝下云旗翻’,説者多不曉王母,或以為 瑤池 之 金母 也。中官 陳彥和 言…… 蜀 中貢一種鳥,狀如燕,色紺翠,尾甚多而長(zhǎng),飛則尾開,顫裊如兩旗,名曰王母。則 子美 所言,乃此禽也。”
后世官妓之帔子狀如王母鳥飛時(shí)尾開之形,故以指官妓。 元 楊顯之 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我當(dāng)了三年王母,如今納了官衫帔子,改嫁良人去也。”
⒈ 神話傳說中的女神。參見「西王母」條。
引《文選·張衡·思玄賦》:「聘王母于銀臺(tái)兮,羞玉芝以療饑。」
《文選·顏延之·赭白馬賦》:「覲王母于昆墟,要帝臺(tái)于宣岳。」
⒉ 祖母。
引《爾雅·釋親》:「父之考為王父,父之妣為王母。」
⒊ 官妓。
引元·楊顯之《酷寒亭·楔子》:「我當(dāng)了三年王母,如今納了官衫帔子,改嫁良人去也。」
英語another name for 西王母[Xi1 wang2 mu3], Queen Mother of the West, (literary)? paternal grandmother
法語reine mè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