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讒佞人之口。指讒言。
⒉ 利口;巧嘴。
⒈ 讒佞人之口。指讒言。
引五代 徐夤 《送盧拾遺歸華山》詩(shī):“紫殿諫多防佞口,清秋假滿別明君。”
⒉ 利口;巧嘴。
引明 朱鼎 《玉鏡記·繫獄》:“我有倚天勢(shì),操著生殺權(quán),無(wú)端佞口敢犯顏!”
《天雨花》第七回:“只知嚼爛舌頭根,誰(shuí)與你鬭此佞口?”
劉國(guó)鈞 《辛壬之間雜詩(shī)》:“高談?wù)l識(shí)五侯賓?佞口便便自絶倫。”
⒈ 諂媚而有口才的人。
引唐·徐夤〈送盧拾遺歸華山〉詩(shī):「紫殿諫多防佞口,清秋假滿別明君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