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洙水和泗水。古時(shí)二水自今山東省泗水縣北合流而下,至曲阜北,又分為二水,洙水在北,泗水在南。春秋時(shí)屬魯國地。孔子在洙泗之間聚徒講學(xué)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吾與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間。”后因以“洙泗”代稱孔子及儒家。
⒈ 洙水 和 泗水。古時(shí)二水自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北合流而下,至 曲阜 北,又分為二水, 洙水 在北, 泗水 在南。 春秋 時(shí)屬 魯國 地。 孔子 在 洙 泗 之間聚徒講學(xué)。
引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吾與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間。”
后因以“洙泗”代稱 孔子 及儒家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弘 洙 泗 之風(fēng),闡 迦維 之化。”
唐 盧象 《贈(zèng)廣川馬先生》詩:“人歸 洙 泗 學(xué),歌盛舞雩風(fēng)。”
宋 葉適 《宋廄父墓志銘》:“余嘗考次 洙 泗 之門,不學(xué)而任材者, 求 也。”
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構(gòu)釁》:“接 洙 泗 之淵源,擬荷千秋之擔(dān)。”
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一:“其在上者,亦莫不極崇 宋 儒,號(hào)為 洙 泗 之正傳。”